青阁茶心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青阁茶心网站


先有卞和慧眼识玉,

才有璞玉磨石成壁。

茶心苦涩遇水甘甜,

网络青阁知己而乐。

青阁茶心座右铭

同居一室,馨香久远_友情天地_!

发表时间:2015/01/03 00:00:00  来源:原创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59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题记  与华认识是在高二时,那时我们与班上的其它六位同学同住一个寝室,人多的唯一一个好处便是从不缺话题,但那时我和华的交流只限于只言片语,从未触及深处。高三后,许多同学为获取更多的学习时间,纷纷在外租房,蔚为风气,我们都随了大流,刚巧我们都相互得知有此意愿,便一拍即合,决定合租。  首先,当然是选好合租地。我当时几乎是个甩手掌柜,基本上该负责的事都不管,这就苦了华,但他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就这一点,我几乎为他倾倒。我们学校挂的牌是“省重点中学”,咱们姑且不去讨论它的“货真价实”,就国情而言凡是旗号打的响的,肯定会有一大批人趋之若鹜,这不,我们学校里面一派浓厚的学习氛围,但当你一踏出校门,则物换星移般,街上的叫卖声像是此处正举行一场国际性的辩论赛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堪称跌宕起伏、语不惊人死不休,穿过人声鼎沸的小街,便是高楼林立的建筑群,令人惊讶的是,本市的最高建筑不是位于市中心,而是处于学校的后门口,看来知识的确是力量。但脚下的路确实让人不敢恭维,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像是70.80年代的“伤痕文学”从未复原。华是农村的,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点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我虽与他有着同样的出身,但与他的成长经历不同,所以,当他信心满满的出去找房时,我只能蜷缩在教室的一个小角落看自己喜欢的“萌芽”。当时太阳并不炙热,这让华有意气风发的冲动,但好在街上人多,众目睽睽之下,限制了华的惊人举动,华敦厚老实的性格决定了他做事的风格,他给那些房东的感觉是:不是在挑房,倒像在选秀。他可不在乎这些,但无论他有多婆妈,一个坚持不懈的人一意孤行的做一件事总会收获,不管这收获的大小。终于他在学校后门的偏僻角落寻到一个心满意足的住处,这真是一个好去处,妙之处在于:它几乎兼得阴暗和光明。这合租房与学校遥遥相望,每逢太阳升起时,可赏风光霁月,此为光明;它又是那么的不起眼,让人无法想起它的存在,深得了“大隐隐于世”的真髓,此为阴暗。选定租房之后,华颇有民主风范的带我去参观了下,征求了我的意见,便交了订金。后想起郑强教授说的“别跟我谈民主,那都是假的”,于是心中对他鄙视不已。至此,天时地利人和,俱矣,合租开始。  接着,要开始打扫卫生。我们是晚上搬进去的,下晚自习后,我们急匆匆的跑进学生宿舍,把细软收拾好,搬出了寝室,行至宿舍大楼门口,本来我是想感叹下“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看到宿管那疑惑的眼神,便明智的“风雨兼程”了。稍许,到了合租房,看着内屋的惨不忍睹,华激动的问我:难道这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幽州台”?如此荒凉而远古的气息,胜似“幽州台”了,我无奈的回答。迫于生存的压力,我们只好热火朝天的开展“三大改造”,一改房间的外貌外观,当是时,房间内的所有家具都布满了灰尘,丝毫不逊色于古色古香,我们便用桶接水,用抹布将家具细细擦拭,幸好厕所(即打水的地方)离我们不远,否则我们只好望水莫及、望尘默哀、望房兴叹了;二改房间的精神风貌,古有《陋室铭》: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房间不一定要多豪华的装饰,但令人瞻仰的名人名言、书法墨迹是必不可少的,这似乎成了中国人的一种通病,我们两个本就是平常人,自是免不了俗,华贴的是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细想华的举动,描写果然逼真,我贴的是西格夫里~萨松的“我心中有猛虎,细嗅蔷薇”,说实话那时我自己都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求的就是高雅与深奥,就好比《三重门》里的林雨翔父亲虽有几千藏书,从不看,仍能给人一种学识渊博的感觉一样;三改邻里关系,我们初来乍到,邻里关系肯定要搞好,华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不谙世道,坚持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而我生于农村,却长于城市,稍解世故风情,于是我便以理劝他:三人成虎的成语,你知道吧?虽然我们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你想想这楼层除我俩之外就只有三人么?他迟疑了下,接着便肯定的回答:绝对不止。我就趁热打铁的说:“这不就对了么?”,他似是恍然大悟,指着我,摇头,故作古人状:我不如你也。  最后,合租生活正式开始。平常都是华先起床,那时他总能给我一种骚气外放的感觉。他趁着先起床的空档,必要洗头,洗头之后,便站在不大的衣镜面前,对镜自恋一番,我多次教训未果,思量几许,得出他的一意孤行已经到达一种境界,而通过鲍鹏山对孔子的考证得出的结论“敢于一意孤行的人必有大精神、大人格”,于是他便练成了内外兼骚的境界,在他面前我只好生出高山仰止的感觉来反讽他的冥顽不通教化。高三的生活很苦,但好在我们能苦中作乐,那时的国民经济尚发达,但还有待提高,最直接的体现在同学们自娱自乐的工具上,那时手机还是个稀有货,而且价格贵,一般人等买不起,我班的同学泥巴就是因为有一个小灵通而傲视群雄。好在同学们将“退而求其次”用得娴熟纯青,手机买不起,便“术业有专攻”买MP3,我也是其中之一,我的MP3是那种艳丽的红,看起来俗,用起来却雅,就像阳春白雪的至高境界是下里巴人一样。我的MP3里面有100多首歌,本以为够听了,但无奈日新月异的速度太快,我只好和华每周抽时间去网吧下歌,高三那会儿,不仅压力大,而且心灵负荷也大,天天做题、天天考试,几近让人歇斯底里,于是每天听歌便成了我和华的苦中作乐,我试着将听歌缓解情绪分成了几个境界,心情不好时,是“平地坐看风卷云舒”,我俩的床是靠着的,于是我在这头,他在那头,听着《seasoninthesun》,西城男孩那忧郁而迷离的嗓音给人一种似真似幻的感觉,让人忘却烦恼;心情很不好时,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两个带着耳塞至顶楼,沉溺于音乐那洗涤心灵的魔力的同时,享受着夜晚里轻风的丝丝凉意,我侧过头去看华,他的眼神并不迷茫,坚定的望向远方,似在寻找什么,光明么?一如顾城那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还是心中正像尼采那般轻声哀叹“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里黑暗的深度”,我不知道,我只是定定的看着他,他那双光彩飞扬的双眸;心情很糟糕时,是“轻解罗裳,独睡兰舟”,这时的音乐已经起不了作用了,唯有不想、唯有放下才能忘愁,于是一睡解千愁,但到底果真如此么?我没问,他也没说,这就好像是冷暖自知一般。  他的求学生涯。华本是偏远地区一顽石,欲远离世事,却不可避免的入红尘,此为无奈;巧入学堂,偶遇名师点拨,遂一心读圣贤书,人本天资,一经启发,便有丰神盖代之雅,此为有心;后入社会,体民间之疾苦、察社会之弊病,欲扭转乾坤而清净浊世,奈何人力之有限,而弊端之无穷,幸早悟,于是便学那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泯然众人,此为意冷;终悟大圣显化老子的“无用,安知不是大用”,便一蓑烟雨任平生,于红尘中求道、证道、悟道,是为无形。但我更佩服他的为人,与他交几年有余,与他一路嘻笑怒骂、纠缠打闹,矛盾自是一大堆,但这并不妨碍我俩的感情的加深,相反,正是这千丝万缕的联系将我俩紧紧系在一起,如今我们虽相隔数里,但那温馨的问候却可以超越时空的约束,而那友情呢?却是无视光阴岁月的“严相逼”,快活的荡漾在时间的流里,发出清脆的响声,不止悦耳,还很熟悉,那是我们在高三那个惨淡的岁月时光中相依相伴的“高山流水”,更是这个不平而动荡的时代里我们不经意间雕刻下的“友谊天长地久”的丰碑,一如这首歌般意味深长而情思深深没有邪念。  白驹过隙、光阴荏苒间,我们已数年不曾相聚,但那种如兰的馨香竟未曾远离,始终缠绕在心间,盘桓在脑海。

本站源码和一些文章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及时处理!

张永庆的空间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07-20  

( http://www.qgcx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3013770号

苏公网安备 32083002000040号

公众号:青阁茶心